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已历一二千年之久,是世界文化史上仅有的。地方志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源流,有高度发育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土壤上,才能够孕育出地方志这样的硕果,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地方志这种书的本身的价值。历代优秀的志家,莫不主张地方志要“经世致用。”统治者中的有识之士正是看到地方志对于他们十分有用,可以作为“资治之书”,于是予以重视和提倡,元、明、清代均由朝廷颁布诏令修志。修志的命令,有时甚至达到急如星火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巴林右旗上石匠山辽代窖藏古钱清理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羊场乡上石匠山村民办小学教师于贵山同志,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三十日在自己家院内挖土垛墙时,发现了一瓮重三百六十市斤的窖藏古钱,由于报告及时,保护较好,又很快得到清理,故窖藏古钱保存完整。一窖藏古钱出土情况是,在离地表90厘米深处,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黄土、沙子、白灰三合一的夯土,紧接夯土层位的下面,是一块直径为45厘米,厚约6厘米的近似正方形的砂岩石片。石片下面,是一只装满古钱的素面灰陶瓮,此瓮在群众往外拿钱时已完全破碎。清理时陶瓮的壁坑尚很清晰,以瓮坑为圆心,在半径为一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战国末期,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楚有春申申君黄歇,他们被合称为“战国四君”,在当时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春申君黄歇(?—前238年),是楚国末年的一位出类拨萃的政治家。他在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历经两君,几十个春秋。尽管楚国当时已百孔千疮,败亡的形势严重,可黄歇这位“游学博闻”的大臣,却还有一颗复兴楚国的赤诚之心,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楚复强”,一度出现了回光返照的现象。这  相似文献   
4.
高絙(音耕),源于秦汉。絙即绳,从汉至唐的数百年间,又称走索、屐索、屐絙、舞絙、缘絙、绳伎、索上之戏等名。汉代的高絙艺术已初具规模,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尤在《平乐观赋》中说:“陵高屐索,踊跃旋舞”。张衡在《西京赋》写道:“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汉官典职》载“正旦,天子行德阳殿作九宾乐,……以两大丝缠系两头,中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道逢切肩不倾……”。与文献记载大体相符的考古发现和汉画中的高絙归纳起来约有三种艺术表现形式。1.缘絙是以在绳索上爬、走为其主要艺术形式,山东邹县城关汉墓中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细致精妙地再现这种高超技艺。  相似文献   
5.
1987年,因修建陕西扶风法门寺明代砖塔,在塔基下发现了唐代的真身宝塔地宫,出土了数百件供奉佛指舍利的珍贵文物。在这批唐代的珍贵文物中,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具有明确记载的唐代秘色瓷器。它的发现,不仅向世人展现出晚唐时代我国制造青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还补充了以往文献记载的不足;部分的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秘色瓷器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乃礼仪之邦,做客赴宴为坐位子要谦让一番,逼宫篡位也要三表陈让、敕书敦劝,表演禅让让贤的把戏。现代史上有两位大人物也做过类似表演,无不弄巧成拙,出丑露乖,为后人留下笑柄。  相似文献   
7.
8.
早在20年代初,就有港英政府的官员、医生、传教士等外籍人士在香港从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从1921年到1996年的75年中,香港考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学者们对这个地区自史前时代到历史时期各个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香港,青铜时代的遗址已发现90个(图一),其中近半数得到试掘或发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10年来,香港、深圳、珠海、中  相似文献   
9.
法门寺创建于何时,正史无录,散见于释史、法门寺院历代碑石和有关的传说。由于法门寺在唐代佛教中的特殊性,因而历代传说神奇莫测,复杂多变,其记载也多讹谬。就释史来说,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在其记叙过程中,多重事,不重时,将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追溯的很远,往往形成事与时不符;而寺院历代石碑的撰写家在这一问题上更是不惜化费大量笔墨,以讹传讹,进行扩大演义,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演越奇,使本来就不清楚的历史线条,更加纷乱。如《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记曰:“岐州舍利是阿育王灵迹,即魏州所载扶风塔是。”而《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却说:“按后魏志,阿育王役使鬼神,于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华夏之中有五,秦国岐山得其一焉。”我们遍查《魏书》,并无扶风、岐山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长清县文化馆旧藏北宋苏轼撰书的《(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刻石一方。石长宽各61、厚12.5厘米。楷书,二十二行,满行二十五字,共四百七十九字。塔铭于"元祐二年八月甲辰"之后另镌"宣和三年十月日住持真严大师文海立石"楷书一行,笔意不似苏书。此石刻工拙劣,字迹漫漶,应为后世捶拓所致。长清县城内西北隅真相寺旧址,原有砖塔八盘已被拆毁。近于塔基地宫内发现一方盖在释迦舍利石函上面的刻石。此即苏轼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